丽江:绿色生物产业打开“财富密码
产经新闻报 文章字数:5844
从零星起步到形成规模的优势产业,从传统粗放迈向依靠科技提质增效,从默默无闻到一大批特色品牌打响,资源禀赋独特的丽江,其生物产业既耀人眼球、独一无二,又土壤细流、施施而行。
雪桃续写荣光,花卉芳华绽放,蓝莓一枝独秀,药材百转千回,玛咖蓄势复兴……丽江的生物产业,是一首自带灵气的诗,更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大文章。纵观其20年来的发展历程,有过初尝“禁果”的忐忑,也有一举成名的喜悦;有过跌落低谷的困境,更有转型突围的自信。
走进新时代的丽江,生物资源开发打破传统产业固化的边界,思路大转变,资源大整合,路径大创新,迸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。
雪山玫瑰基地
丽江:生物产业打开绿色“财富密码”
文/辛康 赵慧 彭涛
人们眼中的丽江,或古朴悠远,或香艳妖娆,可很少有人用“富饶”来形容对她的第一印象。不过,在丽江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主任和秀琼的眼里,丽江就是一座万物有灵的生物宝库。
作为美丽中国的一张珍贵名片,丽江天蓝地绿,水清土净,物种众多,有1.3万多种植物,8目21科83种兽类,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十个地区之一。丽江兼具寒、温、热三个气候带,光照充足,年日照时数达到2400至2600小时;年均温差小,年平均气温12.6至19.9°C 之间;昼夜温差大,年平均昼夜温差达15°C;全年无霜期为191至310天,年均降雨量为910至1040 毫米。
独特的生态环境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气候条件,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丽江雪桃、绿A螺旋藻、蓝莓、华坪芒果、2700苹果、软籽石榴等优质特色生物产品。近年来,丽江坚持举生态旗,打绿色牌,走特色路,一批发展基础良好、市场优势明显的特色生物产业脱颖而出,产业规模化、集约化、专业化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。
和秀琼表示,谁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,谁就赢得了品种创新的主动权,谁就有可能占领未来市场竞争的制高点。“时至今日,丽江生物资源、旅游、水能三大资源优势的基本市情没有变,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。”
丽江雪桃
打开绿色发展的“财富密码”
绿色象征着生机与生命。
当下,云南省主打的绿色“三张牌”中,“绿色食品牌”成为主流。而承担起万亿元产值发展重任的生物产业,又是云南“绿色食品牌”中的“王牌”。
生物产业,历来是丽江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倾心加以培育的产业。二十年来,丽江始终把培育壮大生物产业摆在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,从专门组织调研到召开会议进行研究,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到全方位动员部署,雪域高原的生物产业发展热潮从未减弱。
正是在全市上下锲而不舍的共同努力下,生物产业在丽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、工业体系中的基础地位、特色经济中的支撑地位、生态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,绿色发展的“财富密码”被打开。
以近十年的数据为例。2007年丽江生物产业工农业总产值为16.8亿元,到2017达到151.29亿元,年均增长23.45%; 2007年生物产业基地50万亩,到2017年达到400多万亩,年均增长23.11%;2007年全市从事生物产业的企业96家,到2017年达187家,年均增长6.90%。
如今,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、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生物产业品牌逐步打响。其中“得一”“三川”“乌木春”“金川红玉”“程海螺旋藻”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个,A级、AA级绿色食品认证分别有4个、9个,有机产品认证22个,保健食品认证4个,GMP认证3家,GAP认证1家,ISO认证5家,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4家。程海螺旋藻、丽江雪桃、丽江玛咖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识产品认证。
可以理解为,多年来的生物资源开发、利用、创新,为丽江产业结构调整布下了一颗至关重要的“棋子”。丽江生物产业种植面积和产值保持了年均23%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,培育壮大了雪桃、螺旋藻、玫瑰、红花、芒果、皂素、苹果、重楼、木香、花椒等十多个优胜劣汰产业。
不妨看丽江怎样用螺旋藻打开“财富密码”。
位于丽江永胜县境内的程海湖,是世界上天然生长螺旋藻的三大湖泊之一,也是中国唯一适合天然螺旋藻生长的湖泊。为规范行业发展,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程海湖,丽江市政府与在程海湖开发螺旋藻最早、规模最大和科研实力最强的云南绿A公司达成协议,约定先保护后开发,政府负责政策支持和行业监督,绿A公司承担产业开发,采取协商、合作或并购方式完成产业整合。如今,“绿A螺旋藻”成功出口德、美、意、日、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,绿A公司已成为中国微藻的垂范企业,年产高品质天然螺旋粉3000吨,占世界总产量的二分之一。
再看丽江雪桃是怎样被摆上国宴餐桌的。
作为丽江生物产业的另一佼佼者,丽江雪桃的发展历程同样令人感慨。十年前,丽江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从嫁接砧木开始,科学育苗,进行产业化培育。2007年,成功举办“雪桃盛会”;2009年以来,因果型端正、色泽瑰丽、口感爽脆,丽江雪桃连续9年成为国宴用品,其卓越品质受到国家领导人和中外嘉宾高度评价,从此一炮走红;在2010年的丽江雪桃之夜国际品桃会上,一个单果重量超过1500克的雪桃,以3.8万元的高价拍卖,一棵挂果桃树拍卖18万元,丽江雪桃从此奠定了其“桃界鼻祖”地位。丽江雪桃也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“金钥匙”,至去年底,全市雪桃种植面积为13413亩,雪桃种植户很多都买上了“雪桃车”,住上了“雪桃房”。
由此可见,生物产业在丽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,是提升丽江特色优势产业上层次、上台阶、上水平的关键。但客观存在的事实是,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大而不强的产业现状、产业规模的急速递增与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、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与难有大突破的市场营销,却是丽江生物产业快速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。
当地政府层面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些问题。在新时代的生物产业布局中,丽江期待通过调优结构、转变发展方式来提高发展速度和提升发展质量,通过提档升级来谋求突破和跨越,打造产业集群和生物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,把特色优势生物产业培育成“聚宝盆”,形成“发展带”,逐步把丽江建成云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。
白沙蓝莓基地
布局大生物产业“绿色生态圈”
2002年,三粒玛咖种子扎根丽江。十多年后,玛咖产业火遍全国。2014年盛极一时,2015年以后走向衰落。
究其原因,首先是过度扩张导致原料供大于求,其次是利益驱使导致参差不齐的产品引发市场乱局。市场恶性竞争,消费者信任缺失,丽江玛咖产业跌入低谷。
但丽江拥有全国玛咖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话语权,且玛咖对健康有益的价值得到过权威科研验证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尽管消费者的信任度短期内难以恢复,企业信心也严重受挫,但丽江依然不愿意放弃对玛咖产业的品牌复兴。
于是,以“重塑品牌”为目标的玛咖复兴行动在丽江展开。“再次形成稳定的玛咖标准化种植、生产、销售全产业链”、“以科技含量高、功效明显的核心产品重新赢得市场”、“将假、冒、伪、劣的玛咖从种子到产品彻底清出,保障产业健康发展”……从《丽江市玛咖产业复兴实施方案》中,丽江的决心显而易见。
玛咖的起伏更迭,折射出丽江生物产业发展路上的喜与忧、得与失。细细思量不难发现,其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,这使得丽江在布局优势生物产业“绿色生态圈”时,格外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,注重新科技的催生和洗礼,注重标准化、规范化发展,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,激发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。
除丽江雪桃、程海螺旋藻、华坪芒果等“明星产业”外,丽江对蓝莓产业、花卉产业等新兴生物产业都作出了相应发展规划。
丽江蓝莓产业发展规划中,就特别提到“避免盲目跟风,避免一味追求产量而降低了对品质的要求”,在科技创新、基地建设、产品开发、市场建设等方面坚持高标准、高起步,把丽江建设成为“云南省最具特色的蓝莓生产基地”。
蓝莓的学名叫蓝果越橘,是地球上少有的蓝色食物,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蓝莓列为人类5大保健食品之一。由于蓝莓富含花青素,具有抗氧化、抗衰老、滋养眼睛的功能,它又被誉为“美瞳之果”。
丽江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、充沛的日照时间,为蓝莓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,最大的优势是适合错季发展。按照“发展集约化、品种名优化、栽培规范化、管理标准化、服务一体化”的思路,丽江已逐步形成研发、种植、销售及采摘体验为一体的蓝莓产业发展格局,种植面积已达到1600亩,“一业兴多业”,“小浆果”有望成为“大产业”。
去年11月,《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区发展规划》铿锵出台,目标直指“国内一流”、“世界领先”,矢志成为全国三产融合发展及全域旅游、中西部地区产业脱贫的“典范”。
发展花卉产业,丽江具备“先天优势”。丽江的高海拔冷凉山区是全球种球繁育的适宜区之一,生产的种球品质超过荷兰种球。依托独特的立体资源和旅游品牌优势,丽江正逐步在玉龙雪山、拉市海、程海、泸沽湖、金沙江畔布局梦幻花海,并通过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区16个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建设,将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效嫁接,与高原湖泊保护和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建设有机结合,打造世界一流的景观花卉基地。
事实上,早在玛咖没落之前,丽江就开始布局发展花卉产业,且路径十分清晰:海拔1800米以下,布局热带花卉,与芒果、山核桃、软籽石榴、烤烟、油橄榄、冬早蔬菜、热带药材融合发展;海拔1800米至2400米之间,布局食用玫瑰,与雪桃、苹果、核桃融合发展;海拔2400米以上,布局球根花卉种球繁育,与高寒药材、冷凉蔬菜、青刺果等融合发展。
经过多年的发展,全市花卉产业实现了由传统种植业为主向加工花卉、花旅结合的重大转变,以食用玫瑰、红花、薰衣草、迷迭香、万寿菊为代表的加工花卉标准化和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。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加工花卉、景观花卉、地方特色花卉、绿化观赏苗木、鲜切花、花卉种业等特色鲜明、布局合理、门类齐全、优势突出的花卉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此外,丽江久负盛名的旅游品牌效应,也对其“赏花经济”起到了很好的拉动作用。雪山玫瑰庄园、九色玫瑰小镇、花花色玫瑰庄园、文海西诺百合、束河古镇纳花纳海、永胜三川荷花、程海沁香玫瑰庄园等一大批花卉基地,以花田花海景观和乡村风貌为载体,突出花卉主题文化,将花卉休闲产品与食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等功能紧密结合,延长了游客滞留时间,增加旅游消费,形成一、二、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模式。
目前,丽江共种植道地中药材16.3万亩、花卉4.9万亩、雪桃2.8万亩、芒果20.3万亩、青刺果12.1万亩、油橄榄6.1万亩、核桃298.6万亩、烤烟25.7万亩。这些特色生物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。
文海芝樱
发挥特色优势助力脱贫攻坚
“我们家种了80亩芒果,去年靠它挣了50多万元。”华坪县荣将镇的果农孙绍平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。“以前挖煤,进矿洞的时候就想能不能活着出来。现在不用担心了。”孙绍平以前是采煤工,如今扔下煤锹,拿起锄头种芒果,腰杆直了起来,腰包鼓了起来。
昔日的产煤大县华坪,靠生物产业成功实现“黑”转“绿”,产业效应、生态效应和民生效应良性循环,煤山披绿衣,荒山变青山,浊流成清溪。
同样,玉龙雪山脚下的九色玫瑰小镇“新居民”赵锡平也是感慨不已。“刚搬来时我们不敢想将来的日子会是怎样的,曾有过外出打工的念头。后来这里打造玫瑰小镇,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,我们姐弟便合伙开起民宿客栈,现在月收入有一万元。”除了经营客栈,赵锡平还种植了3亩玫瑰花,每亩收入也有近万元。
九色玫瑰小镇是亚洲第一个玫瑰爱情主题小镇,也是一个由9个民族聚居形成的村落,这里的442户村民均是金安桥水电站和龙开口水电站的库区移民。花如海,人来潮。来到小镇的游客,不仅可以赏花拍照,还能品尝到地道农家菜。小镇居民在玫瑰种植增收的同时,还可开展鲜花饼、饮用水、玫瑰面膜等精深加工,赋予玫瑰花更多价值。
在丽江,像孙绍平和赵锡平一样靠发展生物产业脱贫致富的还有很多。特别是雪桃、花卉、芒果、青刺果、中药材等产业发展的同时,既增加了林地面积,绿化了荒山,治理了水土流失,还让贫困群众有了好收成。
近年来,丽江市委、市政府立足贫困人口多,贫困面大的实际,将特色生物产业作为脱贫攻坚重要产业支撑进行培育发展,通过政府主导、引进企业、建设基地、选种育苗、研发产品、打造品牌、开拓市场,实现了企业发展壮大、产业快速发展、农户增收致富、乡村环境优美的良性发展态势,生物产业在全市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在玉龙县拉市镇的普蓝蓝莓种植基地,蓝莓树上,一颗颗蓝色小果子簇挂枝头,晶莹剔透,轻风拂来,莓香扑鼻。李树芬和几个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子。李树芬等人去年将土地出租给了基地,现在她们不用出远门就可以在家门口务工,不仅可以学到蓝莓种植技术,每个月还有两千多元的收入。
拉市普蓝蓝莓种植基地面积现有400亩,其中种苗繁育面积30亩,已挂果面积200亩,建设了拥有20万瓶组培瓶苗繁育能力的组培繁育中心,栽种有奥尼尔、北陆、密思提、南丰等6个蓝莓品种,以及树莓、白加仑、红加仑、黑加仑、蓝靛果等“小浆果”。
“生物产业就是要做给农民看,带领农民干,帮助农民销,实现农民富。”和秀琼表示,丽江将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、人才和资金的支持,用好资本市场对贫困地区的倾斜政策,想尽一切办法发展生物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。
对于丽江生物产业中的“新秀”——花卉产业,丽江正以16个花卉产业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为抓手,建设以玫瑰、薰衣草、迷迭香、荷花、红花等为主的滇西北最大加工花卉基地及花卉观光走廊,通过多种途径,让农民分享“赏花经济”带来的福利。
事实上,花卉产业的扶贫效应已露端倪。2017年,丽江完成花卉种植面积4.9万亩,完成花卉综合产值11.7亿元,有花卉企业47家,从业人员6000多名。
生生不息蓄大势,万物有灵皆财富。七月,正是文海芝樱怒放的季节。一团团紫红的花朵种成垅,连成片,亲吻大地,烙入心田。恰如芝樱花语“若合你意,我深感幸福”一样,丽江生物产业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,契合市情民意,在创新中求解,在转变中突破,美丽产业绚丽绽放的同时,也为人民群众送去妥妥的幸福。▲
来源:中国产经新闻报